各大院校的校考正在進行中,美術生可以報考的除了藝術類院校(八大美院、獨立藝術院校),也可以報考綜合類院校。因此很多家長和美術生就產生了“綜合類院校和藝術類院校到底哪個好?”的疑問,那么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帶給各位家長和考生有效的參考。藝術類院校最大的優勢是其在藝術領域上長久的積淀,擁有豐厚藝術氛圍和最精英和優越的資源,并且師資力量十分強大,會有更多的藝術性學術講座、交流會、比賽以及展覽,學生們可以接觸到最前沿的藝術知識,有利于學生的藝術發展。例如中國美術學院藝術類教授共有116人,副教授170余人,而綜合類院校藝術類教授各學院大概在6-7人。北京電影學院在22年邀請了“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厲震林、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冉常建等多位教授來校開展講座,分享了很多與傳媒類有關的前沿知識。綜合類院校除了藝術類還囊括醫學、工學等多種學科,其優勢的地方在于擁有跨學科教學能力,接觸面廣,可以享受學校內其他專業的資源。例如,綜合類大學每年都會聘請各界精英來校進行講座,這些講座一般是對全校師生開放的,所以藝術生可以參加各個專業的講座以及公開課,不同的學術背景融合在一起,能擴充學生們的眼界和想法,或許對于他們的藝術道路有新的啟發和拓展。藝術類院校通常會在提前批進行錄取,多數會根據院校特點自主命題,單獨設置專業課的校考考核。當然,也有少數藝術類院校承認統考成績,不設置校考。藝術類院校招生錄取時會單獨設置自己的錄取規則,通常偏向選擇專業分高的同學,所以錄取公式中專業成績占比高。
綜合類招生時承認省聯考成績并將其作為錄取分數,不再單獨設置校考。綜合類大學招生時比較看重文化成績,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綜合類大學的錄取公式種文化分的占比會偏重。
藝術院校能讓你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氛圍,能見到各種風格的創作,接觸到最新的藝術訊息,這樣更有利于藝術創作,藝術院校的學生的想法和思維也非常前衛,可以獲取很多藝術上的靈感。但缺點在于學習的方向較單一,對文化課不夠重視,難以接觸除藝術外其他方面的知識。
綜合類院校學科設置和研究領域的多元化,都是藝術院校所無法比擬的。雖然藝術氛圍不如藝術院校,但這里可以獲得更多方面的人脈資源,接觸到更廣面的知識,更適合全方位發展。

▲東華大學
藝術類院校有著得天獨厚的平臺和資源,每年就業時,都會吸引一大批優秀的企業來到藝術院校進行校招,而且這些企業都是相關專業對口,針對性比較強,在找專業對口的工作時,比較有優勢。
藝術類院校的學生在考研和考公時會比較傾向專業對口的專業和崗位。藝術類院校偏向培養學生專業性知識,在我們考研和考公時專業對口的學科和崗位都會考察考生的專業知識,藝術類院校考生會更有優勢。綜合類院校的學生在就業上的選擇會比較多,校招企業也更多元化。綜合類大學藝術領域的排名可能不如藝術院校,但是在綜合性排名里,還是具有優勢的。畢業后若從不從事藝術類行業,很多企業會比較看重學校的綜合性排名。
綜合類院校的學生因為接觸的信息較多,在考研或者考公上選擇面會更廣,也會考慮換專業考研和一些三不限崗位。同時,因為綜合類院校比較重視文化成績,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思維和邏輯,而考研考公時往往需要學習很多新的知識,系統的學習思維和能力很利于學生高效率學習,備戰考試。綜上所述,無論是藝術類院校還是綜合類院校,各有各的優勢,美術生選擇的關鍵,還是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與自己契合度最高的院校。
一般來說綜合類院校相對會比較重視文化成績,而藝術類院校一般是按文化和專業成績三七分、四六分等不同比例錄取,而且藝術類院校通常需要進行校考,也會占據一定的文化課備考時間。所以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平時在校內模擬考時的文化成績的平均數,再結合目標院校歷年錄取文化分進行對比選擇。同時,也要看看目標院校招生簡章中是否有單科成績限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綜合類和藝術類院校資源各有傾斜,綜合類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平臺和就業機會,而藝術類院校擁有最精英和優越的藝術資源,在藝術領域上擁有長久的積淀,豐厚的氛圍,雄厚的師資力量。
所以堅定畢業后依舊從事藝術類工作的同學可以考慮藝術類院校。如果你將來不想從事與藝術專業相關的職業,而只是把藝術專業作為高考的跳板,你可以選擇申請綜合性大學。許多985和211綜合大學開設了許多藝術專業。憑借這所大學的聲譽和強大的師資力量會讓很多企業對你拋出橄欖枝。
總之,藝術類院校和綜合類大學各有各的特色,并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建議大家根據自身條件和未來發展方向,先找準個人定位,然后再做決定選哪種院校,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在藝考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無論聯考還是校考都要兼顧,才能獲得更多的選擇權!